成都有梅雨季节吗?梅雨定义与范围[转]

成都没有梅雨季节,但潮湿。

梅雨(黄梅天),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、台湾、日本中南部、韩国南部等地,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;

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,故称其为“梅雨”。梅雨季节中,空气湿度大、气温高、衣物等容易发霉,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“霉雨”。

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,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,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。

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具有春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暖的气候特点,年平均气温16℃,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。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,日照时间短。民间谚语中的“蜀犬吠日”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。

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,因此,夏天虽然气温不高(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℃),却显得闷热;冬天气温平均在5℃以上,但由于阴天多,空气潮,却显得很阴冷。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、8两个月,冬春两季干旱少雨,极少冰雪。

成都极端最低气温为-5.9℃,大部分区市县出现在12月,少部分出现在1月。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成都市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;次多风向:6、7、8月为北风,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。


根据2014年中国气象局预报司发布的最新的关于梅雨的定义和监测标准。“梅雨”是指初夏时节从中国江淮流域到韩国、日本一带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,期间暴雨、大暴雨天气过程频繁出现,降水连绵不断,多雨闷热易生霉,谓之“霉雨”;因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,故又称为“梅雨”。

中国梅雨(暂未包括台湾)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,西自湖北宜昌,东至华东沿海,南端以南岭以北的28°N为界,北抵淮河沿线34°N一带,其经纬度范围:28-34°N,110-123°E;涉及的行政区域包含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6省1市。按照气候类型我国梅雨区可分为江南区、长江区、江淮区。

湖北省梅雨期暴雨主要分布在鄂西南、江汉平原和鄂东一带,特别是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北,暴雨尤为频繁而集中。鄂东南初夏期暴雨较多,在梅雨后期降水率先减小;而鄂西北则是以过程性降水为主的“无梅区”。除了我国和日本韩国以外,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没有梅雨现象,因此,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。

梅雨天气形成原因

每年初夏时节,夏季风从海上带来丰沛的水汽,至6月上中旬,副热带高压加强北跳,把暖湿气流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,与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在江淮地区上空对峙,形成一条宽200~300千米,呈西南-东北走向的狭长雨带。由于冷暖气团势匀力敌,雨带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滞留,所以出现长时间的降雨天气。

 枯梅

指梅雨期短、梅雨特征不明显,且梅雨量不足气候平均值的50%,一般称为枯梅,典型枯梅年的梅雨量只占年降水量的5-10%。

空梅

在梅雨监测时段内,某区域无法确定入梅与出梅时间,无典型梅雨期,降水常异常偏少,有干旱现象发生,称之为空梅。每年东亚夏季风活动都是存在的,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总体也是由南向北推进的。空梅年并不是没有降水,仅是其量值不能达到梅雨监测指标的要求。

梅雨期间断

由于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,梅雨期内出现一段晴好天气(时间不超过3候,无雨日天数≥70%),称为梅雨期间断。

二度梅

进入梅雨期后,第一个雨期确认结束,出现梅雨期中断,随后又出现持续性降水,进入第二个满足条件的雨期,称之为“二度梅”。出现度梅雨一般是梅雨带北移后重又南下,在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的现象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,通常在7月上旬末前后出梅,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。但有些年份冷空气势力较强,副热带高压减弱,脊线再度南压,冷暖空气再次在长江中下游对峙,在这些地区继续出现一段时阴时雨的梅雨天气。历史上二段梅雨往往是第一段梅雨期暴雨不多,前段梅雨主要以阴雨天气为主,梅雨量也偏少。第二段梅雨则连续暴雨频发,雨量陡增,降水更多、更集中,常常造成旱涝急转的局面。

 


 

今年5月14日,《梅雨监测指标》国家标准通过专家评审。至此,国家和地方关于梅雨的监测标准得到了规范统一,梅雨的监测和预报也更加科学。监测显示,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已于6月19日开始,江淮梅雨于6月20日开始。

“梅雨”指初夏时节江淮流域一带的连续降水过程,因为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,故称为“梅雨”。由于其间暴雨、大暴雨天气过程频繁出现,多雨闷热易生霉,故亦称“霉雨”。

从我国长江流域一直到日本的中南部, 每年从六月初到七月中旬, 常常是降水量较多时期,这个时期一般称作“梅雨季节”。这个时期长江流域在气候上有着雨量大、日照时数少、高湿多云以及风力较小等特点。

梅雨为东亚地区独有

我国是受季风影响最显著的国家之一,而梅雨季节正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产物。从气象特点来看,梅雨的时间尺度属于天气和气候学科交叉的延伸期,其既不是简单的一次天气过程,也不同于ENSO等较长时间尺度的气候过程。梅雨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,主要原因就是季风显著。

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介绍,梅雨时空分布的区域性特点非常明显,每年梅雨强度的差异也很大,此外,梅雨还有着显著的年际和十年尺度上的年代际变化的特点。例如,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,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比较明显,2000年以来的十多年,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表现得不够清楚,有些人也称之为“非典型梅雨”。2014年以后,随着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信号的转变,我国汛期主雨带又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,江淮梅雨又变得清晰明确。

“要素派”“环流派”相持不下

过去我国关于梅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,更缺乏国家标准。传统上是通过上海、南京、芜湖(安庆)、九江、武汉等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指标,来表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(出)梅时间和梅雨强度等。这种梅雨的表征方法和各个省(市)判断梅雨的指标不完全一样,各个省(市)判断梅雨的指标也千差万别,导致了各省(市)对梅雨判断的差异很大。由于各省(市)间指标不同、区域不同,加上梅雨在时空上存在变率,难以在相同的平台上进行一致性分析或会商,从而制约了梅雨业务研究的发展。

周兵说,关于梅雨的监测指标,以往气候专家和天气专家也存在着很大分歧。气候专家认为应关注要素情况,即降水量的多少,而天气专家出于预报需要,认为应关注大气环流形态的特点,强调梅雨环流型。“要素派”和“环流派”两方据理力争,但还是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标。在过去,“入梅当天不下雨”这种看似荒唐的情况时不时出现,就是由于大气环流形态满足预报条件,气象部门宣布入梅,但是降水条件“不给力”,或雨水在空间上出现偏差,所以降水“爽约”。这种“入梅不见雨”的现象曾成为社会公众和媒体调侃的话题。“乌龙”现象不仅给公众带来困惑,也给气象工作带来挑战,曾有人主张“不提梅雨,只说降水集中期”的观点。

1980年至1981年间,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曾组织全国的梅雨学者、专家和业务人员,对梅雨的监测指标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和讨论,最后的结果是“要素派”和“环流派”均未说服对方,难以形成共识。2008年,中国气象局召开中国梅雨划分标准研讨会,建议尽快出台梅雨划分标准。

不过在随后的工作中,由于各省强调各自传统方法或经验的重要性,思想难以统一,因此梅雨监测指标的制订工作进展比较缓慢。

梅雨监测重在三指标

2013年,中国气象局领导高度重视梅雨科研业务和监测标准化、规范化工作,组建了梅雨监测指标专家指导小组,由国家和地方两级业务机构专家一道推进梅雨监测指标工作的开展。2013年5月,中国气象局下发《梅雨监测业务规定(试行)》,经实践检验和专家多次论证后进行修改,《梅雨监测业务规定》于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业务运行。

新规定中的梅雨区在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的基础上,增加了江西和湖南,并将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南区、长江中游区、长江下游区和江淮区。在后来的实践中,根据实际业务需求,又把长江中游区和下游区合并为长江中下游区进行梅雨监测。2016年5月14日,《梅雨监测指标》国家标准通过专家评审。至此,梅雨的监测标准得到了统一。

梅雨监测指标对于入(出)梅时间和梅雨强度等有详细表述和客观规定,不过简单说来有三个重要指标: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、日平均气温条件和雨期雨日数判识。这三个指标也是“要素派”和“环流派”观点的有机结合,综合体现了所对应的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、季节特点和降水特征,即梅雨季节的气候特征:降水过程多、雨量强度大、高湿闷热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